Top
首页>热点 > 正文

2022年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翔安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世界观速讯

发布时间:2023-04-25 22:13:48        来源:厦门网

厦门网讯(本网记者 张静莹)4月25日,翔安区举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以来翔安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与亮点。


(资料图)

发布会现场。本网记者 张静莹摄

2022年以来,翔安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位居全省前列。土壤环境风险有效防控,2020年-2022年连续三年危险废物综合评定和规范化考核全市第一。

绿色经济效益逐步显现。翔安区电子信息产业(含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规模突破900亿元,新能源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超40%,获评全国“2022高质量发展十佳城区”。

在生态文明创新方面,翔安也是亮点纷呈。其中,农村污水治理“两制三分四化”新机制项目入选我市年度改革创新最佳案例。

下潭尾滨海湿地生态公园二期项目列入全国海岸带生态和防灾协同增效典型案例汇编推广。厦门ABB工业中心能源升级项目作为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被省生态环境厅向生态环境部推送。

同时,翔安澳头老渔村文化赋能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被纳入福建省绿色经济发展典型案例汇编推广。翔安打造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的“翔安模式”,经验做法获得全市推广。

此外,翔安区还实现了生态宜居环境大幅提升、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翔安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事实上,近年来,翔安区坚持“工业立区、生态优区”的发展理念,科学编制2013年-2025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围绕六大体系43项创建指标,积极推进翔安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

其中,翔安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着力优化调整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清洁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示范创建以来,翔安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区时的22.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887.14亿元,在成为厦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两个新“增长极”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也得以大幅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三年优于99.5%,成功实现了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更低的环境成本支撑更高效益、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翔安区将继续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翔安。

关键词:

相关新闻